当前位置: 储能网 » 电化学储能 » 储能电池 » 锂电池 » 正文

技术上被中国人反超,这家美国企业开始用“专利”碰瓷了

日期:2021-07-19    来源:制造界

国际储能网

2021
07/19
08:5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干法隔膜生产商 锂电池隔膜 星源材质

十年前,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专利侵权诉讼,舆论多半觉得是我们技不如人,且不知法不懂法,但现在人们认知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兴、华为的海外诉讼风云,某种程度上进行了一次全民科普:技术突围了也不能掉以轻心,欧美企业也是会耍流氓的。

专利战争在美国频繁上演。专利的初衷是保障企业的核心技术和长远发展,但也可以成为某些人碰瓷和耍流氓的工具。一直以来,视专利为商机是如此普遍,导致“专利鲨鱼”“专利蟑螂”、“专利海盗”的专有指称都有好几种。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最大科技实体之一的英特尔也曾被大量恶意专利诉讼所缠,时任英特尔副法务长的Peter Detkin曾痛斥这些无端而轻易发起诉讼的公司是专利蟑螂,认为他们已经超过了正常主张专利权的界限,是赤裸裸的“专利勒索行径”。

在美国叱咤风云的科技巨头英特尔尚且深受其累,中国新兴科技企业在1.4万公里以外人生地不熟的美国遭遇“专利碰瓷”,面临的又该是如何麻烦的境地?

01、技术上争不过,专利诉讼“碰瓷”你

近日,法治日报社《法人》杂志在新华网刊载了一篇文章《新材料企业“出海”遭遇司法暗礁,专家呼吁加强中国产业安全保护》,讲述深圳新材料企业星源材质被美国企业Celgard在美国和英国连环诉讼后,又在中国对其进行反诉的事件。表面上看,这是中美两家企业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背后映射的是中国企业技术实力增强后,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老牌企业阻挠新兴企业的霸道之争。

作为老牌干法隔膜生产商,Celgard公司曾经拥有过辉煌,但没能保持住技术上的先进性,就要面对“被后浪拍在岸上”的落寞。至2020年,星源材质干法隔膜市场占有量已经连续五年排名全球第一。这一年,中国锂电池隔膜全球市场占比已经达到近70%。然而,在星源材质之前,全球锂电池隔膜一直被美国和日本垄断,中国基本依赖进口。从垄断性优势到悉数失去市场,前后不过十几年时间,曾经利用技术壁垒躺着就能赚钱的Celgard能乐意吗?

从2019年开始,Celgard开始对星源材质发起连环专利侵权诉讼,先在美国联邦加州北部地区法院发起诉讼,被法院驳回后又换到另一个州再发起诉讼。眼看着星源材质一路凯歌要进入欧洲市场又忙不迭的在英国发起诉讼,大有“你的市场在哪我就把官司打到哪”的架势。

这并非星源材质一家中国企业遭遇的个别事件。中国也是LED生产大国,全球80%的LED显示产品都来自中国。美国公司Ultravision因为技术更新跟不上,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落败,从2018年开始,对深圳艾比森等多家中国LED公司主张了30多项专利请求,把一家蒸蒸日上的科技公司拖进了长达4年多的拉锯诉讼里。

Celgard诉星源材质,Ultravision诉艾比森,几乎都是同一个翻版。中国企业强势崛起,获得全球市场规模的压倒性优势,对美国企业形成巨大威胁。在产品竞争无望的情况下,索性放弃了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打起了“专利流氓”的歪主意,妄想对中国企业“敲骨吸髓”。毕竟,美国的企业在美国的法庭上,用美国的法律起诉外国企业,怎么看都有“主场优势”。

02、对“专利碰瓷”要硬刚到底

在美国专利法案框架下,企业一旦被拉入专利诉讼,面对的将是漫长的诉讼周期,以及高达千万美元的律师费。在当下瞬息万变的国际商业环境里,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愿意经历这样的折腾。有的公司一算账,不如交笔专利费,妥协和解算了;有的公司一算账,打不起官司,干脆退出海外市场算了。“专利碰瓷”因此又摸索出一套以连环诉讼为特征、以和解为目的的“消耗战术”——先用官司打你,再用和解找你。

艾比森和星源材质的两个案子都是同样的套路。在艾比森的案子里,Ultravision一边打官司一边积极联系被告的几家中国企业谈和解条件。毕竟在Ultravision过去的经验里,三星、BARCO这样的国际大公司也常常认栽交钱了事,何况这次面对的是势单力薄的中国企业。

这套打法颇有成效,有的中国企业交了上百万美金和解费,有的甚至“做了叛徒”给Ultravision公司通风报信。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事后复盘,这不但给对方提供了继续诉讼的弹药,还相当于变相承认中国企业的侵权行为,激励对方变本加厉。中国企业在关键时刻要学习日本企业的团结,对专利碰瓷要硬刚到底,好人的妥协会助长坏人的为所欲为。

Ultravision也曾多次找丁彦辉谈和解条件,都被他怼回去了:“我就不接受和你谈,我就要把专利流氓打死”。4年来,艾比森花费了数千万元,积极应对诉讼,终于在1个月前迎来了正义的宣判。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法院裁定艾比森胜诉,接下来艾比森会继续上诉追回这几年的损失,而这笔费用可能会直接导致Ultravision的破产。

美国公司的套路几乎一致。Celgard也在诉讼过程中找过星源材质“狮子大开口”。但从目前的进程来看,星源材质的动作还是强硬的,一方面在海外积极应诉,一方面在本土进行反诉。

星源材质不是Celgard第一个缠上的公司,翻看Celgard过往的诉讼史,就是教科书般的专利“碰瓷专业户”。自2013年起,Celgard依靠年代久远、涉及范围广、描述模糊不清的专利,在全球锂电隔膜头部企业间变着花样地发起诉讼。韩国LG化学、韩国SK、日本住友、MTI、Targray等,但凡有些影响力的隔膜企业都在其诉讼榜单上。有的企业选择硬刚到底,胜诉;有的企业经不起消耗战,和解。Celgard一次也没胜诉过。

Celgard满世界打官司 图片来自法治日报社《法人》杂志

而专利碰瓷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美国联邦加州北部地区法院驳回诉讼后,Celgard又耍起了流氓,以官司为由给星源材质的客户群发信函,进行骚扰和威胁,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星源材质针对此行为于2019年12月在深圳中院起诉Celgard不正当竞争。

03、密谋江西设厂,筹划重返中国市场

今年初,Celgard被媒体披露将借另一家中国湿法隔膜企业之力,在江西高安布局建厂。

一面在海外用连环诉讼阻碍中国隔膜开拓海外市场;一面在中国内地暗度陈仓,企图以“技术合资”反攻中国大陆市场。正面战场打不过就用拖延消耗战术,背地里再瞅准机会偷袭根据地。

以Celgard如今的家底,已经无力再与中国企业正面对攻。但美国人想了一招,以已经失去先进性的技术为饵,向尚未掌握干法隔膜技术的其他中国企业抛出橄榄枝,借助这些企业的资金、渠道、成本优势,乃至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借力打力来一招“空手套白狼”。

在中国没有掌握隔膜技术以前,我们真切渴求“技术转让”。但当时我们向美日购买隔膜尚且要经过多重审查备案,常常等待数月才给发货,技术上就更是严防死守了。如今,中国靠自主创新摸索出来了自己的隔膜技术,美国人又主动来“技术转让”了,可你的技术还值钱吗?

Celgard用来置换中国企业资源的所谓“核心技术”,即在中国注册的十多项专利,而这些专利技术的含金量是需要评估的。2019年11月,星源材质就曾在中国诉讼Celgard专利侵权,深圳中级法院对此作出裁定,查封和冻结了Celgard在中国相关公司名下的财产。据悉,同作为干法隔膜的巨头企业,星源材质目前对Celgard的专利技术也提出了质疑,将其三个主要专利提交至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鉴别。如果被判定无效,Celgard“技术合资”的基础就不存在了。

这些年来,Celgard不仅在中国市场被打得落花流水,在全球市场也节节败退,不得不在2015年卖给日本旭化成续命,逐渐淡出隔膜产业。其业务萎缩导致研发投入大幅缩减,据说如今Celgard使用的还是10年前的设备——一个从技术到运营都全面衰落的老牌企业,还企图再包装成“先进技术”,来和中国人谈“技术换资金和市场”,这不是笑话吗?

过去,我们在引进外资上没少吃过大亏,一些企业和地方因为引进国外低层次技术和落后设备走了许多弯路。如今中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阶段,一方面要把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核心的发展位置,避免被“卡脖子”;另一方面技术引进的准入结构需要优化,把重点放在先进技术和填补产业空白上,防止低效重复建设。

法治日报社《法人》杂志也引述了多名专家的担忧:一家正与中国企业处于专利诉讼旋涡中的外资企业,在其专利侵权官司尚未尘埃落定时来华建厂,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有一定的立场和态度,至少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同时,Celgard来华合资所涉是新能源关键材料领域,相关部门应该对可能给我国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

这些需要评估的风险包括:打破原有市场结构,挤压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通过合资获得中方企业关键技术,造成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破坏产业生态系统,削弱国家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控制能力。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产业安全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是单个企业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依托举国体制才能攻克的难关,也是中国未来在全球争取发展权的底层软件建设之一。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