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电化学储能 » 正文

各方加紧布局、政策配套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蓄能”进行时

日期:2021-08-11    来源:新能源汽车新闻EV

国际储能网

2021
08/11
11: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储能 储能安全

7月27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与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拓全球光伏储能市场,聚焦光伏、储能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性解决方案。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已提上议事日程,储能更是其中的热点话题。据了解,除国轩高科在内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外,车企、充电桩企业也开始行动起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各方力量积极部署光储充一体化的储能解决方案。

产业链各方力量频繁布局

根据协议,国轩高科将与晶科能源共同开展光伏储能系统的合作研发生产及销售,在光伏储能产品研发生产、分布式光储系统开发销售、一站式综合性解决方案、光储充电设备、光伏整县推进等领域,共同推动“光伏+储能”的深入合作。

事实上,目前不少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将储能项目作为配套联合发展,很多电池企业更是在储能专用电池上进行了布局。比如,宁德时代今年4月宣布已攻克12000次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储能专用电池核心技术,掌握了大规模储能电站的统一调控、电池能量管理等系统集成技术。而在今年一季度动力电池新投建的项目中,涉及储能的亦不少见。

宁德时代曾公开表态,要以电化学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为核心,实现对固定式化石能源的替代,摆脱对火力发电的依赖。据悉,目前其在储能系统的布局上已形成三种具体场景路线:发电侧、电网侧及用电侧。早在2018年底,宁德时代就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发电侧电化学储能项目——鲁能国家级储能电站示范工程50MW/100MWh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项目。

今年6月23日,特斯拉宣布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座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据介绍,该充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将其储存在储能设施中,供电动汽车充电,在负载和光储配置平衡时,可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此外,特斯拉在上海宝山区智慧湾科创园也落地了华东首座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而爱驰汽车则在与上海快卜合作打造全新2.0版光储充检示范站,以形成完善的AI超充网络体系,未来向上海、江苏、海南、山西等地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

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各方力量,正在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动力电池储能项目、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等形式向储能领域扩张。在这背后,一方面是“双碳”目标的有力助推,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对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碳排放量分布中,仅发电一项就占到了总量的51%。因此,解决电力供给端的碳排放问题至关重要。不过,如果要替代传统的火力发电,无论水电、风电,还是光伏发电等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方式,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储能系统的配置。

此前,针对“如何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关保障措施”问题,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袁达表示,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是措施之一。其中,就包括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稳步推进水电发展,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

记者了解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在电能的产、送、用全链条加大投入力度。从电源侧看,为了解决新能源装机带来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必须加快推动储能项目建设;从电网侧看,保障供电可靠、运行安全,需要大幅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和调压等能力以及配置相关技术设备;从用户侧看,政府鼓励用户储能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分散式储能设施与技术。

晶科能源首席营销官苗根就表示,与国轩高科共同推动的“光伏+储能”方案,可以解决光伏的间歇性痛点,使其成为电网连续、安全、可靠、高效的友好型电源。

在将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三者连接的过程中,充电桩正在发挥作用。北京泰康投资首席执行官黄升轩曾指出,“双碳”目标推动的能源变革是确定的长期战略趋势,新能源充电行业是打造“新基建”的重要基础。

目前,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正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今年年初,储、充、能源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客运站在黄石成功投运,该项目由国网湖北黄石供电公司投资,星星充电负责提供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利用了黄石客运枢纽站的停车场进行建设,将光伏阵列安装在车棚顶部,由光伏车棚发电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储能电池系统等综合组成。

据悉,相较于传统配电网电能供给型充电站,光储充一体化充电场站有利于推动区域电网削峰填谷、多能互补,降低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对配电网的冲击,实现能源供给的高效率、清洁化和智能化,这正好能够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完美结合。

要在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发展

在“储能”项目正全力推进的路上,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关系重大的非安全莫属。今年4月,北京丰台区一储能电站发生爆炸,在行业内引起热议。据外媒报道,7月30日,特斯拉位于澳大利亚的电池储能项目基地发生火灾,火势几乎无法控制。该项目储能容量为300MW/450MWh,是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正式投入使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公开征求《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原则上不得新建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项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安全是《征求意见稿》的根本出发点。

一直以来,国内的电化学储能设施,采用的是梯次利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即电动汽车淘汰下来、最大容量低于80%的“二手电池”。不过,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并不能简单地通用,两者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曾公开表示,储能电池比动力电池要求高得多,现在1500~2000次循环就足以满足乘用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但储能电池至少要8000次循环。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告诉记者,废旧锂离子电池甚至全新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够用于大规模储能,目前仍存在争论。比如,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芯内部一旦出现短路,后续过热几乎完全不可控,且电解液易燃和分解后能助燃,暂时难以实现本质安全;车用退役电池转用为固定储能,由于几乎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对其技术要求也不相同;更何况动力电池企业良莠不齐,在工程化过程中相关技术方案、标准和运营方面难免潜藏事故风险。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加快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储能投资建设。

此外,政策也正在助推储能技术多元化。《指导意见》指出,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实现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开展储氢、储热及其他创新储能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