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容百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39.46万元,同比下降765.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930.5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8.92亿元。
报告期内,容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主要由于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公司产品售价随原材料价格变动而调整。
报告期内,容百科技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39.46万元,同比下降765.45%,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等主要财务指标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主要受以下因素综合影响:
(1)报告期内,受阶段性的减值事项影响,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2)公司在钠电、前驱体、锰铁锂等新产业上持续投入,对当期利润有一定影响。
(3)公司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研发投入同比增加。
公告显示,容百科技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正极材料的销售,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镍盐、钴盐、锂盐等,若后续宏观经济、原材料价格、市场竞争程度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公司不能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提高产能利用率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则公司可能会存在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的关键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研发创新及制造的工艺技术升级。动力型锂电池及正极材料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市场对产品性能、品质要求极其严格,持续保持高素质的技术团队、研发并制造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对于容百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行业竞争所带来的核心技术泄密、技术人员流失可能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如果未来动力电池及正极材料的核心技术出现突破性进展,而公司因研发人员问题、技术储备问题等导致不能保持行业领先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水平,将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容百科技十分重视对核心技术的保密、研发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保证各项研发工作的有效组织和成功实施,通过对核心技术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和工作岗位隔离制度、对专有技术资料信息严格监管、与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签订技术保密协议等方式,保障公司核心竞争力。
容百科技所生产的三元正极材料上游原材料为镍盐、钴盐、锂盐,由于相关原材料的价格较高,原材料成本占三元正极材料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较高,由于原材料端处于供需错配的修复阶段,公司面临较为复杂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问题,另外,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突发性事件也会导致原材料供应及价格产生较大波动,对公司稳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容百科技采取多种方式降低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一方面,公司基于新一体化战略,与上游供应商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产业投资等方式建立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提高上游供应的稳定性并降低供应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专业化的加工贸易平台容百商社,借助此平台能够与上游供应商有效开展贸易、加工和投资活动,使得公司供应链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并形成一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