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10月,山东能源谷集团股份和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三方将就“联合开展智慧用能、综合能源服务”、“联合开展电能替代、清洁能源、多能互补服务”、“联合开展多能供应、虚拟电厂服务、储能项目推广及服务”和“联合开展能源交易服务”四方面开展合作。
资料显示,山东能源谷集团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民营企业,注册地在济南保税区,注册资本2750万元,隶属于鲁电集团。鲁电集团成立于2002年,最早在聊城注册成立,后迁入济南,一家成立不久的山东民营企业,何以能与国网达成战略合作?
全国唯一一家民营企业投建的展览馆
鲁电集团最早进入人们视野,是打造山东省节能减排科学展览馆。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由民企斥资打造的公益科普展馆,这里展示的除教育科普内容外,还有国内外先进的节电设备和技术综合能源平台,成为名副其实的“节电苏宁”、“节电宜家”。
鲁电集团董事长杨东廷回忆,建这个节能减排展览馆,是出于环保节能的初心。2010年,他随山东省经贸团赴日本十几家节能企业考察,发现日本5岁以上的儿童都要去展览馆接受节能环保的科普教育。因为日本是能源短缺国家,在展览馆会给孩子们展示“我们的煤炭来自中国,我们的木材来自俄罗斯,日本的能源危机感更强烈”。回国后,他决心打造一个自己的节能科普展览馆,让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目前节能减排展览馆每年都有近1.5万人次参观量,主要分为四大展区:科普教育体验区主要接待参观中小学、大学生前来进行科普教育或实训;区域能源需求侧交易展示中心目前集中展示了德国、英国、瑞典、韩国等国家的产品和技术;大数据中心通过传感器、通讯和后台管理软件等获取用户的相关数据,建立专家库、技术库,对区域市场的需求做整体打包,从而得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建筑节能材料、工业炉窑环保、节能产品超市和绿色文化区展示了新型节能产品,为不同企业提供产品与技术展示平台。
杨东廷介绍,下一步,鲁电集团将与国家节能中心、中电科十三所共同在北京亦庄再建一所国家级节能减排展览馆,“我们将利用北京的区位优势,整合国内外领先的节能环保技术和专家,扩大大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节能环保解决方案。”
收购德国龙头企业占领技术高地
热量也能装在卡车里运输吗?答案是肯定的,山东省节能减排科学展览馆就展示了这项来自德国的先进技术。
据杨东廷介绍,这是来自德国的拉特姆相变储能技术,移动热库将工业余热废热通过移动热库将热量储存起来,用运输车辆将移动热库运送需求的用户,具有热源成本低、储热设备利用率高、用户投资成本低、无需管网基础设施等优势。
记者了解到,能源谷于2016年在德国注册分公司作为研发机构,对全球先进技术进行整合,总部位于德国杜塞尔杜夫市,目前已经完成对德国Latherm公司100%股权及知识产权收购。这家公司拥有迄今为止国际上最先进的余热储能及再利用设施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其产品绿色、节能、环保、无任何污染与毒害,在国际上处于技术垄断地位。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国内进行应用推广。德州电力公司机电一体化项目,就使用了Latherm相变储能(热) 部件做为空气源热泵和光热热源的储能环节,储能部件存储光热热源作为白天的热能,实现24小时利用太阳能光热为大楼供暖,绿色节能,取代了火电供暖方式,同时储能空气源热泵产生的热量,在用电高峰时段向大楼供暖,实现“移峰填谷”,降低了运行成本。中车山东机车有限公司电储热项目也采用了这一技术,采用了高压电机锅炉和水储热技术,淘汰了原有的燃煤锅炉,保障了整个厂区的采暖需求。
“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技术研发,德国这家企业的技术在全球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将在国内得到更快推广应用。”据杨东廷介绍。
“山东经验”将推广到全国
杨东廷向记者介绍,鲁电要打造的是“能源苏宁”、“能源宜家”,是一种基于能源一体化,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行业上下游产业,市场化运作,打造一站式现代服务平台经济模式。该模式将区域碎片化需求打包,包括技术打包、政策打包,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据,通过技术节能、管理节能、行为节能、政策节能,使整个区域最大程度使用可再生能源,最大程度提高使用效率,真正实现区域能源的清洁安全,达到客户的舒适度和经济性、降低用户初始投资,实现能源可持续性使用。
目前鲁电集团已经投资了5家工业余热发电厂,利用余热发电机组产生大量蒸汽发电出售给企业,企业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又得到了便宜实惠的电。在市政路灯托管方面,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整个城区将近三万盏路灯照明由能源谷负责运营维护,通过管理改造、技术改造,降低路灯电费,而能源谷只收取托管服务费。
而在技术方面,“鲁电模式”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建设综合能源大数据平台,利用能源谷平台上的专家库和平台上各项技术的最佳实践,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能源安全技术、节能技术,提供区域综合能源的最佳技术服务。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便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和诊断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数据分析进行决策,从而可以实现能源安全改造、防火改造、防触电改造和节能改造。
山东一所高校的电力运营维护由能源谷负责,通过平台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诊断分析,成功帮助用户高效用电,一旦发现问题,除了可以提供有效的诊断服务,还能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和隐患,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鲁电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既做电气设备又做节能服务,下一步将开拓综合能源服务,所选择的领域前景非常广阔。鲁电模式通过平台采集数据对数据的诊断分析,可以大大减少用能单位的运维人员。发现问题以后,既能提供有效的诊断服务,又能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和隐患,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鲁电集团引进的拉特姆技术结合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可为广大的城郊农村地区提供清洁供热服务。”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董京营表示看好“鲁电模式”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