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加速转型的2025年,中国储能企业迎来了令人瞩目的订单爆发期。
据储能头条统计,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斩获的订单量已突破250GWh大关,这一数据较去年同期呈现出跳跃式增长,彰显了中国储能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
国内储能订单呈现五大趋势
通过分析发现2025年1-6月储能订单市场呈现如下趋势和特点:
订单规模快速扩张
从订单数据来看,据储能头条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对外公布的储能订单累计97起,合计为251.85GWh。
从订单类型来看,涉及储能锂电池/电芯订单共10起,容量规模达94.1GWh,储能系统(含直流侧)共45起,总容量96.72GWh。对外公开的PCS相关订单有3起,共2.45GW,主要为汇川技术、上能电气。
BMS订单主要为赣锋锂电向天邦达采购超过5GWh的电池管理系统。此外还有部分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储能产线、能源管理服务及EPC总承包订单。
储能材料订单共19起,2025年上半年累计达成178.71万吨锂电材料供应合作、24.5万吨铜箔供应和48.23亿平方米隔膜供应合作。
10GWh级别储能订单接连出现
2025年开局以来,10GWh级别储能订单接连出现,国内外市场均有此类大额订单成交,这反映了储能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在海外市场方面,2025年1月上旬,沙特电力公司(SEC)与比亚迪和Alfanar Projects签订重大合同,将在沙特多个地点建设合计规模达2.5GW/12.5GWh电池储能系统项目。
在阿布扎比可持续发展周2025期间,宁德时代成功入选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和电池联合储能项目——阿联酋RTC首选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将为其提供19GWh的天恒储能系统。在国内市场市场方面,2025年,亿纬锂能与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达成10GWh战略合作,与威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1GWh战略合作框架,深化产业协同。
海外市场需求爆发
2025年,中国储能企业的出海热潮已经席卷全球。
据储能头条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已经签订了海外战略合作/订单/项目58单,总规模124.3GWh。
其中,从区域上看,中东、欧洲、东亚、澳洲最为火热,其中中东凭借35.5GWh的订单居首位,欧洲、东亚、澳洲的规模也分别达到了33.2GWh、24.5GWh和18.1GWh。
此外,南美、北美、美国、南亚、西亚规模均在2GWh以上。
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瑞浦兰钧领衔,头部企业主导市场
2025年,超过44家中国企业签约订单。
其中亿纬锂能订单规模最大,总规模超63GWh,宁德时代以订单总规模超43.3GWh,位列第二,瑞浦兰钧以订单总规模超22.5GWh,位列第三。
比亚迪、鹏程无限、野牛兄弟、国轩高科同样有着亮的表现,订单总规模均突破了10GWh。
合作方式多样:国内企业联合、海内外联合、海外分销等
2025年储能行业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国内企业联合、海内外跨界合作及海外分销体系的构建成为主流,各类合作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技术互补及市场渗透推动行业全球化发展。
国内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实现技术、产能与渠道的深度整合:
特隆美储能与楚能新能源全球总部签署5GWh储能电芯战略合作协议,楚能新能源将为特隆美全球储能项目供应5GWh自主研发的314Ah储能电芯产品;新能安与海梁科技签署3 年2GWh战略合作,将新能安的“全栈式安全架构”与海梁科技的场景化方案深度融合,计划在海梁VERTI-X项目中落地试点。
中企通过合资、战略投资等方式与海外企业合作,突破技术壁垒并切入当地市场:
宁德时代通过合资公司投资41亿欧元,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建造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设计最大产能50GWh;瑞浦兰钧将投建印度尼西亚电池厂,预计一期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系统以及电池组件。
中企通过建立海外分销网络或与当地企业合作,降低市场进入壁垒:
全球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者Quinbrook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宣布与宁德时代合作全球首款8h,共3GW/24GWh的锂电储能系统EnerQB;蜂巢能源与东欧独家分销商达成450MWh大储项目合作,独家设备供应商,提供从电芯到储能系统的全链条产品。
96.7GWh储能系统订单签定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用户侧、电网侧对调峰调频等需求的激增,储能系统已成为能源领域的 “刚需”。近期,从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到工商业储能系统采购,国内外市场涌现出大量订单,既体现了储能系统在能源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也展现出行业内多元主体的博弈与共赢局面。
据储能头条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各储能企业共计签订了超96.7GWh的储能系统订单,订单规模越来越大,系统集成头部企业之间的竞标也越来越激烈。超GWh的订单有22起,数量占比为45.8%,超10GWh有2起。
其中,最大订单为宁德时代与Quinbrook合作在澳大利亚部署3GW/24GWh的EnerQB长时储能系统,其次是宁德时代1月拿下阿联酋RTC(即全天候)19GWh储能项目。其次是宁德时代与阿联酋能源企业-马斯达尔(Masdar)签订的19GWh电池储能系统订单。
94.1GWh储能电芯订单签定
随着储能电芯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各大企业纷纷布局,斩获大量订单。从国内到国际,不同规模、不同应用场景的订单纷至沓来。
据储能头条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各储能企业共计签订了超94.1GWh的储能系统订单。其中,储能电芯最大订单为亿纬锂能与海博思创2月所签订的2025-2027年度50GWh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合作。
亿纬锂能还与沃太能源达成 10GWh 战略合作。在此次合作中,亿纬锂能为沃太能源提供的储能电芯运用了新一代高镍三元材料,配合创新的电极设计,使得电芯能量密度提升了 15%,在相同体积下能储存更多电量,有效满足了户用及小型工商业储能场景对设备紧凑化、高储能效率的需求 。
4 月11日,厦门和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现场双方签订GWh级电芯订单。根据协议,厦门和储将采用鹏辉能源自研的高安全、长循环、高能效风鹏电芯314Ah,应用于高压直挂柔性储能系统、集中式柔性储能系统等重要项目。同时,双方将联合攻关储能电芯与系统集成的匹配优化技术,围绕高安全、宽温域、长循环等方向展开研发,推动“电芯-模块-整机”全链条效率提升。
蜂巢能源在2025年SNEC展会期间,凭借热复合飞叠短刀储能电芯斩获 2.1GWh 订单,订单覆盖澳洲、东南亚等市场。该电芯采用独特的飞叠工艺,使电芯内部结构更加紧密,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 30%;配合热复合技术,有效改善电芯散热性能,增强了电芯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满足了不同区域市场对储能电芯性能的多样化需求 。
储能材料订单量节节攀升
在2025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超250GWh的订单热潮背后,储能材料市场同样掀起波澜。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核心材料,如同储能设备的“细胞”,其性能直接决定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
在2025上半年,储能材料订单量节节攀升,头部电池厂商的订单公告纷至沓来。
锂电材料方面,在战略入股富临精工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后,宁德时代与富临精工在6月再签协议,拟5亿元预付款再锁江西升华磷酸铁锂42万吨。龙蟠科技亦与宁德时代签订年度采购协议,约定2025年度采购上限设为70亿元。
此外,今年1月、5月和6月,龙蟠科技先后收到Blue Oval(福特电池工厂)、楚能新能源和Eve Energy磷酸铁锂5年采购大单,后面两家合同总销售均预计超50亿元;4月,丰元股份还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隔膜材料方面,恩捷股份斩获了两份订单。其中一份是上海恩捷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签订的协议,自2025年至2030年,北京卫蓝新能源将向上海恩捷预计下达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隔膜订单,总计不少于3亿平方米,预计下达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订单总计不少于100吨。
另一份是,上海恩捷与LG新能源签订的协议,预计2025年至2027年,LG新能源在全球市场将向上海恩捷采购约35.5亿平方米的锂电池隔离膜。
铜箔方面,4月21日,诺德股份全资孙公司百嘉达与天合储能签订了《采购合同》,合同约定2025年天合储能向百嘉达采购4.5微米铜箔,合同金额约2亿元人民币。诺德股份表示,本次合作双方具备良好的履约能力,但是项目的进展尚存在不确定性,实际供货量需以正式销售订单为准,本协议的顺利履行将对公司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4月22日,诺德股份发布公司公告,其全资孙公司百嘉达与蜂巢能源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在产品供销、委托加工等方面进行长期稳定合作,乙方确保自身充分的竞争力。未来3年,蜂巢能源预计向百嘉达采购5万吨锂电铜箔,具体订购数量将根据市场需求和项目进展确定,双方将定期协商调整。
来源:储能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