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启航企业”,坚决将科技创新置于战略首位,主动对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践行中国能建战略部署,锚定各地能源、基建领域重大需求,聚焦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识别、整合、把控、提升”四大能力,聚力攻坚技术瓶颈,构建阶梯式创新路径和核心技术集群,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在科技研发领域收获丰硕成果。
近期公司喜讯不断,相继成功获批湖北、内蒙古、江西等地重大及顶尖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以及多个省部级研发平台,迅速构建起具有行业领导力的创新矩阵,必将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攻坚磷石膏消纳难题,破解长江大保护堵点
湖北省作为磷化工大省,磷石膏堆存已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瓶颈,也是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中的“拦路虎”,其规模化消纳与高值化利用是关乎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为此专门做出批示。公司于2023年率先布局磷石膏基再生土壤创制技术研究,为破解这一行业难题探索了全新路径。
本月,公司联合武汉工程大学等单位申报的湖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功获批,作为课题“磷石膏土壤化及土壤改良技术研究”的牵头单位,公司以武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示范,将磷石膏固废进行无害化高质分离并制备再生土壤,修复废弃工矿用地,入选“零碳中国十大创新技术”,未来计划在全国推广,推动磷化工行业绿色转型,并为国土生态修复、盐碱地改良、破解固废处置难题提供技术支撑,具有深远的行业示范意义与生态价值。
攻坚储能材料难题,驱动新型储能产业升级
当前,新型能源体系正在加速构建,电化学储能技术迎来爆发式发展,斯坦福大学研发的新型镍氢气电池(又称水系金属电池)凭借长使用寿命和循环能力、安全、免维护及优异高低温性能,将成为支撑可再生能源配储、电网调峰调频等场景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建筑储能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本月,公司联合北京大学申报的内蒙古“突围”科技计划项目——《本质安全型宽温域长寿命新型镍氢气电池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成功获批。公司负责牵头“新型耐碱耐高温玄武岩复合材料电池结构件设计与制备研究”课题,聚焦电池关键材料性能瓶颈,通过耐碱耐高温树脂分子结构设计、耐碱型玄武岩纤维上浆剂研发及材料长期耐碱性能优化等核心技术攻关,构建起适配新型镍氢气电池的材料体系与工艺规范。这项研究不仅将突破储能设备材料安全性和耐候性的行业痛点,更能为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重要材料支撑,为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破解锂渣利用困局,助力锂电行业绿色转型
近年来,中国“锂都”——江西宜春地区含锂瓷土矿开发产生的大量锂渣,已成为制约锂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据估算,每生产1吨碳酸锂产生的锂渣量高达?20-50吨,长期堆存不仅存在严重环境风险,更造成资源浪费。为此,江西省将这一问题纳入重点研发攻关计划,通过科技攻关推动锂渣“无害化、资源化、高值化”,为锂电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筑牢根基。
公司针对锂渣消纳难题打出“组合拳”:一方面,创新运用建材制造技术,将锂渣研发成微晶石、地质聚合物等多种建材产品,并开发专业软件,打通设计、管理与智能加工链条;另一方面,通过无害化、发酵、配伍及生物协同技术,将锂尾矿转化为具备植物生长功能的再生土壤,实现生态价值转化。这些举措不仅破解了锂渣处置的环保与资源困局,更以特色创新为江西省重点攻关计划项目——《锂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注入新的活力,为锂电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变废为宝”解决方案。
突破高纯石英制备瓶颈,共筑国家战略性矿产根基
高纯石英矿作为全新国家战略性矿种,我国长期依赖进口,其自主可控直接关乎国家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安全与发展。上月,由公司联合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申报的湖北省技术创新计划重大科技项目《高新技术领域新材料专项——脉石英制备高纯石英砂关键技术研究》成功获批。本项目精准聚焦国产脉石英矿杂质赋存复杂、氟硅酸副产物利用率低等核心痛点,重点攻关脉石英微量杂质元素赋存机制、多尺度表征及协同除杂装备与工艺开发,研发智能浮选、梯度酸洗等协同除杂制备系统并提出适配技术方案。
该项目突破不仅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显著提升我国高纯石英砂自主保障能力,更将为集成电路、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助力湖北省相关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产业价值。
打造高层级研发创新平台,构筑行业领导力
公司正在汇聚产学研投协同力量,加快启动中能建绿色先进材料研究院实体化运营,集成首都科技资源与人才优势,占领材料科技“制高点”,支撑高性能玄武岩纤维、膨润土功能材料等专业创新平台建设,赋能国家重大工程、新能源、农业/海洋大基建等对特色新材料的需求。
一年以来,公司相继成功获批“辽宁省膨润土功能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兵团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院”、“兵团玄武岩纤维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光伏与储能建材研发中心”四大省部级平台,稳居集团前列,并在新疆兵团成功设立中国工程院张联盟院士工作站。各专业研发平台与北京绿色先进材料研究院形成共性研究与特色应用研究相结合的两级联动协同创新范式,全面支撑“科技制高点战略”落地。
公司瞄准国家农业大基建战略,联合日本土壤学会、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印尼全国乡村合作社联盟等各国权威机构,牵头发起成立“国际土壤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创新联盟”,在光伏农业一体化(AIPV)领域,联合推出革命性“分光薄膜+垂直光伏”农光互促技术,研发全波段太阳能农业材料与装置,在日本甲贺市、湖北武穴市同步开展验证,破解传统农光互补局限,以“能源+农业”融合推动可再生能源和农业产能提升的互促发展,开辟“能粮双赢”新路径,打造“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典范。
在原始创新方面,公司也取得了突破:2024年参与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已经启动,其中“石英超敏材料”研究将推动痕量物质检测技术实现变革;今年自主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水泥基电池关键材料研究”已进入评审阶段。
公司将持续深化“科技制高点战略”,以攻克关键技术、突破产业瓶颈为核心,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供应链安全战略中彰显央企担当,通过创新实践不断强化技术成果向产业价值的转化,争当中国能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先锋队”,为中国能建在能源与基建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能,助力中国能建主业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