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完成全国首次“储-光-火”联合黑启动试验。本次试验以烟台禄山龙源220千伏构网型储能电站为黑启动电源,成功启动阜山龙源光伏电站、国家能源蓬莱发电有限公司跟网型储能电站和火电机组,最后实现黑启动试验系统成功并入主网。从构网型储能电站“发令”,到光伏电站成功启动开始发电,再到火电机组汽轮机转动升压,全程平稳有序。
这是国内首次新能源和传统火电共同参与的大规模黑启动试验,试验范围涵盖跟/构网储能、光伏、火电等多类电源,涉及1座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场站和4条220千伏线路,路径全长70千米,全面验证了构网型储能电站远距离黑启动多类型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新型电力系统恢复能力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山东新能源迅猛发展。新能源电源已成为山东电网装机规模占比最大的电源类型。在用能越来越清洁的同时,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也面临新挑战。如何提升新能源高占比地区电网的应急恢复能力,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研究重点之一。
大风、寒潮等极端天气频发影响着电网安全运行。电网的控制系统、信息系统还可能遭受网络攻击。目前,山东已建成“五交四直一环网”省域交直流混联电网。今年迎峰度夏以来,山东电网最高负荷达1.3亿千瓦。电网安全稳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确保极端情况下电网能通过黑启动及时恢复供电尤为关键。
“假如把电力系统比作人体,突发停电就像休克。”国网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系统处处长苗伟威介绍,“黑启动是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后,在无外接电源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具备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恢复负荷供电的过程,就像人体通过起搏器恢复心跳,自我复苏。”
本次试验的特别之处在于“起搏器”的升级。以往黑启动试验多采用抽水蓄能电站作为黑启动电源。但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要求高、站点数量较少。而构网型储能电站凭借其灵活部署、快速响应、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成为黑启动电源的有力补充。
传统储能电站均为跟网型控制,顾名思义需要“跟着电网”才能运转,无法独立支撑电网系统,必须依赖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来运行。如果传统储能电站作为黑启动电源,这种控制模式便不再适用。构网型储能电站通过构网型控制技术模拟出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外部特性,不仅能自己启动,还能在“拉动”光伏、火电等各类电源启动的过程中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支撑。
“黑启动能力恢复得越快,对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用电影响就越小。”苗伟威说,“以前单靠少数几座抽水蓄能电站作为黑启动电源,全网恢复耗时较长。现在构网型储能电站可与抽水蓄能电站等传统黑启动电源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并行启动的方式大幅缩短系统恢复时间。”
本次试验为构网型储能电站深度参与电网运行提供了示范样板。“依托构网型储能电站完成黑启动,丰富了山东电网的黑启动电源类型。”参与试验的国网山东电科院电网中心系统室专家朱元振说。
国网山东电力通过构网型储能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配合,持续优化多电源黑启动方案,让电网适应性更高、恢复能力更强,以随时响应的启动能力,从容应对各种极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