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储能头条对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5年8月江苏省共完成171个储能项目备案,备案规模4258.022MW/9071.207MWh。
2025年7月江苏完成205个储能备案,备案规模3447MW/7212MWh。
2025年6月江苏完成152个储能备案,备案规模3375MW/6967MWh。
2025年5月江苏完成186个储能备案,备案规模3368MW/7458MWh。
从备案规模和备案数量来看,江苏8月储能备案数量均较7月有所下降,但由于8月份完成多个规模较大的用户侧储能和电网侧储能,备案总规模增加。
江苏分时电价新政于6月1日正式实施,将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计价基础,调整为以工商业用户购电价格为基础,并优化峰谷浮动比例。
从峰谷电价差发现,8月峰谷/平谷价差较7月有所缩小,8月峰谷电价差缩小至0.5342-0.7736元/kWh之间;7月份峰谷电价差缩小至0.5473-0.7924元/kWh之间。
江苏省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前沿阵地,多地出台各种储能产业相关政策,支持着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8月8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常州)实施方案的通知,挖掘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蓄冷蓄热等负荷可调能力,强化微电网在能源管理、供需平衡及故障应对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提升微电网项目与电网友好双向互动水平,推动微电网作为经营主体参与可中断负荷调峰、新型储能调峰等服务补偿机制,为大电网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实现主配微高效协同运行。加快建设常州市全景智慧能源平台和市级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到2030年建设微电网项目500个。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高标准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打造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型产业集群。到2030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
8月15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型储能设施、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项目建设,推动配电网改造升级,积极争创新型电力系统应用试点园区。到2030年,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装机规模达到165万千瓦左右。实施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
从备案项目储能时长来看,2小时储能仍是市场投资的主流。根据8月江苏储能备案项目公开信息统计得知,储能时长主要以2小时时长为主,占到96%;2-4小时储能占14%;不足2小时和4小时以上的占比较少,分别约为2%和3%。
8月江苏省储能备案电站项目有171个,总备案规模4258.022MW/9071.207MWh,主要包括用户侧、电网侧储能两种类型,其中数量上以用户侧储能备案为主。
具体备案项目汇总如下:
会议通知:2025年,中国储能产业正迎来独立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长远来看,在新能源入市、绿电直连、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等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协同推动下,我国储能产业的应用场景正从核心领域向多元场景延伸,深度融入能源生产与消费全链条。2025第四届储能产业大会(CEIF4th)将于2025年10月11日在上海举行,大会聚焦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围绕构网型储能、光储充一体化、长时储能、储能出海、电力交易、新型能源系统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同时针对储能设备选型标准、适配性方案,以及储能PCS、储能系统在电网侧/用户侧/户外场景的技术适配与实践深入交流,助力储能产业在新阶段实现质的飞跃,为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扫描海报二维码查看会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