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储能项目 » 用户侧 » 正文

江苏最大规模用户侧“充电宝”投运

日期:2025-09-23    来源:国网靖江市供电公司

国际储能网

2025
09/23
08:5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用户侧储能项目 储能系统 储能设备

9月18日下午3点,江苏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做了一件大事——一座总储电量高达240兆瓦时的用户侧储能电站,正式并网运行。

这不仅是江苏省内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电站,更标志着这家传统钢铁巨头正式向“近零碳”转型迈进。

靖江特殊钢厂

不止是储能

更是一座“绿色能源枢纽”

走进靖江特殊钢厂,你看到的不是浓烟滚滚,而是:

◆迎风转动的风力发电机

◆铺满屋顶、水面、廊道的光伏板

◆能发电、能遮阳的光伏车棚

而这些分布式新能源设备所产生的电能,正通过这座刚刚投运的储能电站,“收得拢、用得好”,真正实现——绿电炼钢。

靖江特殊钢厂内的分布式新能源

炼钢也能全靠绿电?答案在这里得到了肯定。

钢铁行业在制造业领域碳排放量较大,此次投运的储能电站能存储电量达24万千瓦时,可满足约2.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同时具有快速启动、灵活运行等特点,对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示范意义。

据测算,这一储能电站每年可消纳绿电1.68亿千瓦时,换算下来,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0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15万吨。这意味着什么?相当于植树造林近4600亩,真正实现了“钢铁与绿色同行”。

国网靖江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储能站内进行电表安装

为什么是“构网型”?

因为它解决了炼钢的用电痛点

在储能领域,“跟网型”与“构网型”是两种常见技术路径,而此次选择构网型储能,正是瞄准了钢铁行业的用电痛点。

特殊钢厂内生产加工车间

炼钢行业冲击性负荷明显——电炉一启动,功率瞬间飙升,对连续供电稳定性要求极高——一旦电力中断或参数波动,轻则影响钢水质量,重则导致设备损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传统“跟网型”储能需依赖电网电压、频率信号运行,只能跟着电网节奏走,而“构网型”储能则像为钢铁生产装上了“电力稳压器”,能自主构建电网并稳定输出电压与频率,应对冲击性负荷,保障生产连续,成为传统钢铁厂向绿色智能工厂升级的“关键一环”。

工作人员进行投运前验收

智慧大脑:

接入“储能云享平台”

电站还接入了国网泰州供电公司打造的“城市储能云享平台”并完成储能实控测试,实现了与区域储能资源的协同调度。

国网泰州供电公司今年搭建的这座“智慧中枢”,核心价值在于打破储能管理的“信息孤岛”:通过对储能设备运行信息的系统化采集和负荷侧可调资源的聚合利用,既能实时监测电站的当日充、放电量,精准统计充放电达标率,也能将存量资源纳入,发挥资源聚合对电力保供的作用。

目前已聚合42户储能用户,总容量达18.8万千瓦。

泰州城市储能云享平台

这种“统一调控”模式,让靖江特殊钢厂储能电站不是“单兵作战”。在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期,可与其他储能资源协同参与需求响应,为区域电力供应稳定加码;日常也能通过平台优化充放电策略,进一步提升绿电消纳效率。

据国网泰州供电公司储能业务负责人贾丰全介绍,这一项目能为泰州靖江等地提升12万千瓦调频调峰能力,有效增强地区电力系统稳定性。

已投运的储能电站

从“碳排放大户”到“近零碳转型”,靖江特殊钢的这一项目,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次传统产业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

未来,这样的“储能+分布式能源”模式还将在更多行业复制推广,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实实在在的“泰州样本”。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