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压缩空气 » 正文

青藏地区首例低孔低渗储层压缩空气储能井组先导试验正式启动

日期:2025-09-27    来源:青海油田

国际储能网

2025
09/27
20: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储能项目 新型储能

昆仑山北麓,晨曦微露。9月25日早晨7点,青海油田昆北切六区块响起机器的轰鸣——我国青藏地区首例低孔低渗储层压缩空气储能井组先导试验正式启动,这标志着青海油田在新型储能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为油田构建“新能源+储能”一体化电力系统注入新动力,也为油田绿色转型注入了新动能。

在新能源快速发展背景下,如何高效存储白天充足的太阳能以供夜间使用,成为当前电力系统调峰的关键课题。青海油田创新思路,将目光投向废弃油气井资源。“这些深达数千米的矿井,犹如天然的‘储气罐’。”项目现场负责人王文祥形象地介绍。

储能技术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利用废弃油气井及枯竭油气藏进行压缩空气储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大规模储能方式。近年来,油田凭借矿权、地层熟悉度和现有矿井资源等优势,首创该类储能技术应用。技术人员生动地解释:“这就像一座巨大的地下蓄电池。在用电低谷时段,我们将富余电能转化为压缩空气注入井下;在用电高峰时段,再将压缩空气释放发电。”这种“削峰填谷”模式,既可增强电网稳定性,又提升了新能源消纳能力。

为了挖掘空气储能技术的巨大应用潜力,油田在昆北切六区域推进“地层封存+人工腔体”储气库建设模式的系统性试验。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青海油田开展了多轮技术论证与试验调整。经过数据分析,发现改造后注气压力显著降低,注采效率大幅提升,首次验证了利用该地下储层建设压缩空气储能的可行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青海油田成功完成储层压裂改造和单井多轮注采试验,并且成功验证了地下储层具备“注得进、存得住、采得出”的可行性。目前,项目形成的“高垫气、快返排”注采工艺,已完成3口井、5个阶段、112轮次注排验证。据了解,此次先导试验已由以往的单井扩展至三口井同注同采,计划周期60天,旨在进一步验证低孔低渗储层环境下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参数,为未来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储能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