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头条获悉,9月26日,河北省发改委正式印发《河北南网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冀北电网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河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增量新能源项目竞价工作方案》。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文件并未做改动,自2025年12月31日起执行。
正式文件表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取消新能源强制配置储能要求,2025年2月9日前批复的新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配建(租赁)储能;2025年2月9日后批复的项目不再要求强制配置储能,鼓励通过租赁独立储能容量等方式配置调节资源,提升新能源调节性能。
根据《河北南网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存量项目
电量规模:结合当前新能源入市实际情况,分类确定新能源项目参与机制电量占上网电量的比例上限:集中式风电70%、集中式光伏 40%(其中扶贫部分100%)、10kV及以上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80%、其余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100%。对于同一电站兼具多种类型电量的,按相应类型容量占比加权确定其执行机制电量的最高比例。新能源发电项目可在规模上限范围内每年自主确定执行机制电量的比例,但不得高于上一年。
机制电价:按河北南网现行燃煤发电基准价0.3644元/千瓦时执行。
执行期限:新能源发电项目达到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具体到月)或投产运行满20年(具体到月)较早者的次月起退出差价结算机制。
增量项目
电量规模:省发展改革委结合省内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用户承受能力,每年研究确定新增纳入机制的年度电量总规模及风电、光伏等类别竞价规模,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单个项目申报规模=项目装机容量x同类项目近三年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x(1-厂用电率)x机制电量申报比例
其中,同类项目近三年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取项目组织竞价年度前三年同类项目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厂用电率:集中式项目参考项目组织竞价前一年同类型项目平均厂用电率,分布式项目取国家及我省规定的相应类别项目的自发自用电量比例。机制电量占上网电量的比例由新能源项目自主申报、上限为80%。
机制电价:省发展改革委统筹考虑新能源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电力市场供需形势、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逐年确定、发布增量项目竞价的上限,上限暂不高于燃煤发电基准价。
多个项目按出清价格申报,则按申报电量占比分配剩余竞价电量。若项目入选电量占申报电量的比例低于30%(含),取消最后入选项目的入选结果,可参与后续竞价。
执行期限:根据各类新能源投资回收期确定,风电、光伏执行期限暂定为10年、12年。
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可单独组织竞价,确定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和机制电价,执行期限暂定为14年。
根据《冀北电网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存量项目
电量规模:单个新能源项目以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实际非市场化交易结算电量占上网电量的比例作为该项目机制电量比例上限。其中,非市场化交易结算电量按照上网电量减去各类市场化交易合同结算电量确定。新能源发电项目可在规模上限范围内每年自主确定执行机制电量的比例,但不得高于上一年。
机制电价:按冀北电网现行燃煤发电基准价0.372元/千瓦时执行。
执行期限:新能源发电项目达到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具体到月)或投产运行满20年(具体到月)较早者的次月起退出差价结算机制。
增量项目
电量规模:省发展改革委结合省内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用户承受能力,每年研究确定新增纳入机制的年度电量总规模及风电、光伏等类别竞价规模,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单个项目申报规模=项目装机容量x同类项目近三年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x(1-厂用电率)x机制电量申报比例
其中,同类项目近三年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取项目组织竞价年度前三年同类项目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厂用电率:集中式项目参考项目组织竞价前一年同类型项目平均厂用电率,分布式项目取国家及我省规定的相应类别项目的自发自用电量比例。机制电量占上网电量的比例由新能源项目自主申报、上限为80%。
机制电价:省发展改革委统筹考虑新能源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电力市场供需形势、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逐年确定、发布增量项目竞价的上限,上限暂不高于燃煤发电基准价。初期可参考先进新能源项目的成本因素确定竞价下限。
多个项目按出清价格申报,则按申报电量占比分配剩余竞价电量。若项目入选电量占申报电量的比例低于30%(含),取消最后入选项目的入选结果,可参与后续竞价。
执行期限:根据各类新能源投资回收期确定,风电、光伏执行期限暂定为10年、12年,后续根据市场运行实际情况调整。
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可单独组织竞价,确定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和机制电价,执行期限暂定为14年。
根据《河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增量新能源项目竞价工作方案》,按照“流程透明化、规则统一化、操作规范化”的原则,通过公开竞价确定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电量,建立“申报-审核-竞价公示-考核”标准化流程,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对于竞价电量规模方面,《方案》规定:
首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结合本地区增量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和现有新能源非市场化比例确定。
第二年及以后年度竞价电量规模由省发展改革委根据当年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预计完成情况和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风电、光伏等分类型竞价规模由省发展改革委参考新能源分类规划建设目标等因素确定。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可单独组织竞价,确定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和机制电价。
单个项目申报电量规模一般不高于其全部上网电量,现阶段申报电量规模比例上限为80%。
竞价出清前开展申报充足率检测,当竞价主体参与出清的电量规模不满足充足率要求时,对应缩减该类型机制电量总规模,直至满足最低要求。
原文如下:
会议通知:2025年,中国储能产业正迎来独立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长远来看,在新能源入市、绿电直连、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等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协同推动下,我国储能产业的应用场景正从核心领域向多元场景延伸,深度融入能源生产与消费全链条。2025第四届储能产业大会(CEIF4th)将于2025年10月11日在上海举行,大会聚焦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围绕构网型储能、光储充一体化、长时储能、储能出海、电力交易、新型能源系统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同时针对储能设备选型标准、适配性方案,以及储能PCS、储能系统在电网侧/用户侧/户外场景的技术适配与实践深入交流,助力储能产业在新阶段实现质的飞跃,为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扫描海报二维码查看会议详情)
来源: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