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9亿千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绝对发电量为9362.7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3442亿千瓦时。
电力行业重点数据:
1.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2.2025年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绝对发电量为936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绝对发电量为6419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3.2025年8月份,全国发电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广东省。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757.8亿千瓦时,江苏省发电量675.5亿千瓦时,广东省发电量660亿千瓦时。
4.2025年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2025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8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64193亿千瓦时。
5.2025年8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65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1-8月,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3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6.2025年7月,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7.0%、96.4%,2025年1-7月,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3.8%、94.7%。
资料来源:AI
全国电力装机情况
一、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8.0%
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其中,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长48.5%;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5.8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核电累计装机容量0.6亿千瓦,同比增长4.9%;
火电累计装机容量14.9亿千瓦,同比增长5.5%;
水电累计装机容量4.4亿千瓦,同比增长3.2%。
2025年1-8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4516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装机容量684万千瓦,火电新增装机容量4987万千瓦,核电新增装机容量0万千瓦,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78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3061万千瓦。
国能能源研究院整理分析,作为新增的主力电源,2025年1-8月风光新增装机达2.88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比重超83%。
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截至8月底风光累计装机为17亿千瓦,距离总书记所定目标还有19亿千瓦的增长空间。
注:累计值为截至当月的累计值,如2025年8月累计装机量为截至2025年8月的装机量。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二、截至2025年8月份,全国火电累计装机容量占比已降至40.46%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深入,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在持续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也正加速向绿色、清洁化方向转变。
国能能源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火电装机占比降至40.6%;水电装机占比11.97%;核电装机占比1.65%。
近年来,我国电源结构持续向绿色转型迈进,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持续提升。自2025年5月以来,风光装机占比连续4个月超过45%。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风电装机占比15.68%,光伏装机占比30.25%。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全国及各省发电量情况
一、2025年1—8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6419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国能能源研究院整理,2025年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绝对发电量为936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绝对发电量为6419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其中,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风力发电量6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风力发电量696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太阳能发电量53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太阳能发电量为386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4%。
注:累计值为当年的累计值,如2025年8月累计发电量为2025年1-8月的发电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2025年8月,全国水力发电量累计8387.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5%;火力发电量累计41753.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0.8%;核能发电量累计321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风力发电量累计696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太阳能发电量累计386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4%。
注:当月值为2025年8月各类电源发电量;累计值为2025年1-8月各类电源发电量累计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二、2025年8月,全国规上工业日均发电302.0亿千瓦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8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为9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日均发电302.0亿千瓦时,首次突破300亿千瓦时。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规上工业日均发电量在2024年12月达到一个最高值(273.0亿千瓦时)之后开始呈下降趋势,2025年1-2月日均发电量甚至出现负增长(-1.3%)。究其原因,能源结构调整和需求变化,火电出现明显负增长(2025年1-2月全国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约1.3%,而火电仍是当前电力供应的主要电源,其变动幅度对整体供应影响明显)。此外,春节期间高耗能产业用电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工业日均发电量减少。
近几个月来,规上工业日均发电量增长趋势明显。发电量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夏季高温和冬季取暖需求的增长都可能推动用电量上升。整体来看,2025年工业日均发电量呈稳步增长、清洁能源占比提升、火电主导作用减弱、季节性效应明显等趋势。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下,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将持续提升,而火电作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障,其调峰保供的战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三、2025年8月,全国火电累计发电量占比降至65.04%。
中国能源结构持续向清洁低碳方向调整。新能源加速淘汰煤电,火力发电占比持续下降,但仍是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撑。同时,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显著提升。
国能能源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2025年8月,全国火电累计发电量占比65.04%,水电累计发电量占比13.07%,核电累计发电量占比5.01%,风电累计发电量占比10.85%,光伏发电累计发电量占比6.02%。
注:累计值占比为当年的累计占比,如2025年8月各类电源累计发电量占比为2025年1-8月的各类电源发电量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四、2025年8月份,全国发电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广东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8月全国发电量936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757.8亿千瓦时,江苏省发电量675.5亿千瓦时,广东省发电量660亿千瓦时。
从各省发电类型看,31个省份中,25个地区火力发电量占比超50%,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安徽4个省份火力发电量达到90%以上。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等省份水力发电占比较高,其中西藏地区水力发电量占比高达89.7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全社会用电量
一、2025年8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0000亿千瓦时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2025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8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64193亿千瓦时。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二、2025年1-8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3.07%。
从分产业用电看:
第一产业用电量1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47%;
第二产业用电量433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3.07%;
第三产业用电量132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9.33%;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6.13%。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全国发电累计厂用电率4.4%,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厂用电率为0.5%,较上年同期上升0.03个百分点;火电厂用电率为5.7%,较上年同期下降0.1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电力投资
一、2025年1-8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105小时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105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223小时。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认为: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的减少,一方面,因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但其发电的间歇性与波动性特征,受限于电网消纳能力,导致部分时段弃风弃光现象发生,最终造成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另一方面,电力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无法支撑发电设备的高利用率,进而影响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利用小时数。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二、电源投资加速建设,电网投资超预期增长。
1-8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4992亿元,同比增长0.5%;电网工程完成投3796亿元,同比增长14.0%。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认为:“双碳”目标下,电源投资加速建设;电网投资超预期增长,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资增长显著。为适应新能源装机激增,亟需提升电网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为此,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电网体系已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通过优化输电网络实现电力资源合理调配,为能源高效利用提供核心保障。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据统计,2025年1-8月,全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占电力投资比重的56.8%,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重为43.2%。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风能、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站等新兴领域需求将增大,带动上下游及电网企业投资的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电力交易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65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1-8月,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3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3.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7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36亿个,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23.58万个,其中可交易绿证1.66亿个,占比70.63%。本期核发2025年6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94亿个,占比82.36%。
2025年1-7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16.07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11.25亿个。
2025年7月,全国交易绿证6821万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3472万个。
2025年1—7月,全国交易绿证4.16亿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41亿个。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电力消纳
9月1日,全国新能源消纳预警中心发布上半年全国及各省区市风电、光伏发电利用情况。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7.0%、96.4%,2025年1-7月,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3.8%、94.7%。
从区域来看,1-7月中国上海、浙江、福建、重庆的光伏利用率达100%,中国东部及西南部分省份的消纳能力较强。但中国西北、华北等新能源富集区(新疆、西藏、甘肃等)受限于电网外送能力薄弱和本地消纳不足,利用率普遍低于90%。
资料来源:全国新能源消纳预警中心 国际能源网
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整理
写在最后
据国能能源研究院分析,未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成为中国电力结构的绝对主力。根据规划,2025年全年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将达到2亿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超过11亿吨标煤。
而到2030年,为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25%的目标,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需达到22亿-24亿千瓦,即2024-2030年年均至少需新增风光装机1.7亿-1.9亿千瓦;若进一步考虑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目标,到2030年,中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需达到27亿-31亿千瓦,年均需新增风光装机2.3亿-3亿千瓦。
数据获取,请添加微信
欢迎扫码咨询
会议通知:2025年,中国储能产业正迎来独立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长远来看,在新能源入市、绿电直连、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等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协同推动下,我国储能产业的应用场景正从核心领域向多元场景延伸,深度融入能源生产与消费全链条。2025第四届储能产业大会(CEIF4th)将于2025年10月11日在上海举行,大会聚焦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围绕构网型储能、光储充一体化、长时储能、储能出海、电力交易、新型能源系统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同时针对储能设备选型标准、适配性方案,以及储能PCS、储能系统在电网侧/用户侧/户外场景的技术适配与实践深入交流,助力储能产业在新阶段实现质的飞跃,为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扫描海报二维码查看会议详情)
来源:国能能源研究院